新闻搜索
文章正文
以数据资产为核心的商业模式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14-08-22 14:38:08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摘要:不同的产业,不同的数据资产利用方式,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商业模式。从数据加工的产业链上,依次有采集、整理、分析、决策支持环节,每个环节都是培育众多公司甚至明星公司的土壤。从产业维度来看,媒体、零售、金融服务、制造、医疗等行业,都需要嫁接大数据技术,或者提升主业,或者跨领域、跨行业扩张。计算机技术提供商,藉由大数据机遇,可以更全面、更深入的介入到客户的业务和生产运营中去。产业融合的大幕,正徐徐拉开。

转载《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》

图1-1: 大数据价值链与商业模式

不同的产业,不同的数据资产利用方式,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商业模式。从数据加工的产业链上,依次有采集、整理、分析、决策支持环节,每个环节都是培育众多公司甚至明星公司的土壤。从产业维度来看,媒体、零售、金融服务、制造、医疗等行业,都需要嫁接大数据技术,或者提升主业,或者跨领域、跨行业扩张。计算机技术提供商,藉由大数据机遇,可以更全面、更深入的介入到客户的业务和生产运营中去。产业融合的大幕,正徐徐拉开。本文约略盘点部分公司,他们是各类商业模式的代表。

商业模式的思考角度,是站在企业外部,观察企业盈利来源的变化而得出的。第一类商业模式是简单的出售或者出租数据。这些数据是精心采集而来的,公司保证这些数据的完整性、准确性和真实性。这个商业模式覆盖大数据产业链中最上游的两个环节,数据采集和整理环节。第二种商业模式在广泛采集的数据的基础上,去芜存菁,提取更有价值的信息,然后把这些信息打包卖给客户。称之为租售信息模式,它覆盖产业链的采集、整理环节,部分工作涉及数据分析环节。

谈这两个商业模式,必然涉及到数据、信息概念,前面的章节并没有花费笔墨去解释什么事数据,什么信息:再延伸一点,知识、智慧又和数据、信息有什么内在联系呢?我翻看各百科给出的定义,大多比较拗口,晦涩,而且篇幅也较长。早些时候,我曾经发了一条微博,被华为公司刊物引用:“数据就像海边的沙;信息是埋在沙里的珍珠;历经淘洗反复筛选,制成的项链就是知识;能把精美的项链戴在心仪姑娘胸前,是为智慧。”

沿这两类商业模式引申下来,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有没有售卖的知识的商业模式?咨询产业属于这个范畴。如果咨询能力对接大数据分析、挖掘能力,将会引发大数据产业链顶端“决策”层的变化,公司战略决策模式甚至为之改观。但目前尚未发展到这个阶段。传统的商业智能分析工具如果没有大数据的支持,能够发挥的价值会有很大局限性,无法深度影响公司的战略决策。这也是我们没有把传统的商业智能公司,看成是大数据公司的主要原因。

大数据技术和产业对接,将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商业潜力。我们把缺少数据支持,而难以开展甚至无从开展的业务,定义为“数据使能”的商业模式。“数据使能”实际上是大数据对传统行业的颠覆和冲击。因为数据这个要素,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不同行业的边界,日趋模糊,占据数据资产优势的行业,会不断蚕食、侵袭、颠覆那些处于数据资产劣势的行业。

谷歌在数字媒体领域攻城拔寨,居然会威胁电信运营商的生存空间!广告与传媒产业,是另一个巨量的市场。根据网络营销咨询公司eMarketer的报告,全球各类广告支出逾5000亿美元。大数据技术推动的精准广告、计算广告份额不断地侵蚀传统平面媒体的市场份额。我们把融合大数据技术的传媒公司盈利模式,称之为“数字媒体”型。大名鼎鼎的谷歌、百度被人们戏称“外事不决问谷歌,内事不决问百度”,就是这类商业模式的典型代表。目前这个市场依然处在高速的变化之中,数字媒体商业模式将在第四章专门论述。

譬如金融业如果充分利用大数据,理论上他的客户群可以扩大到近5000万家中小企业。但是非常遗憾,互联网公司尤其是电子商务公司,积累了大量的中小企业经营数据,他们更容易侵入银行腹地,开始为小型企业提供贷款服务,供应链融资服务等。相反传统银行苦于缺少这些宝贵的数据资产,开展类似业务时陷于弱势地位。互联网公司携大数据优势,却不断的攻城拔寨。金融产业和大数据的对接是一个庞大的主题。我们在第五章专门论述。

因为数据的重要性,围绕个人、企业数据资产的争夺,也成为硝烟弥漫的战场。为个人、企业提供在线网络储存服务的商业模式,我们称之为“数据空间运营”模式。这个模式最早出现在国金证券大数据系列报告第三篇中,报告发布后,谷歌、联想、百度、京东商城等各界巨头纷纷推出类似业务,譬如新浪网盘、华为网盘等。现在媒体给出一个新词“个人云”,指代各类网盘服务,并纷纷预测明年是“个人云”的爆发年。这类商业模式非常重要,但是国内市场独立运营网络存储服务的公司,日子恐怕不太好过。

大数据技术提供商,在促进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落地上功劳卓著。不同的数据类型需要不同的处理手段,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,处理语音的技术拿到图像领域未必适合。因此每一类非结构化数据都可能催生出一家大型的技术公司。他们如果凭借技术优势,在某个业务领域获得突破,将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投资对象。对这些公司介绍,我们放到本书的第三部分。

脚注信息
中正鸿远科技有限公司  版权所有       京ICP备13010124号
QQ客服